导读:就在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上周抵达北京谈判寻求经济共同基础之际,美国却在力劝德国进一步远离中国。《纽约时报》7月7日报道,德国政府计划本月发布一份新战略文件,概述德国与中国的关系将如何进展。报道称,预计这份文件预计将考虑到德国所谓的“安全保障者”美国施加的压力——它希望德国疏远中国。然而,德国政府所谓的“去风险化”主张究竟是否符合实际?德国社会如何看待德中经贸关系与德国外交的方向?近期随团在中国访问的德国联邦议院左翼党议员塞维姆·达格德伦(Sevim Dagdelen)女士接受了观察者网的书面采访,并就俄乌冲突、德国的外交安全战略、对华政策与“去风险化”概念、德国内政等话题发表了看法。
【文/塞维姆·达格德伦 采访/观察者网 郭涵】
(资料图片)
观察者网:达格德伦女士,您好!感谢您抽时间接受观察者网的采访。首先,可否向中国读者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达格德伦:我是德国联邦议院左翼党的一名议员,联邦议院德中议会小组副主席。作为本党的国际政策发言人,我的工作是确保德国联邦议院终于能够代表德国民众,而不是美国企业界的利益。
观察者网:在您看来,俄乌冲突为什么会爆发?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年初曾表示,“为了结束在乌克兰的战争,俄罗斯必须被击败”。关于冲突应如何结束,您是否同意朔尔茨总理的看法?
达格德伦:乌克兰现在发生的战争有其历史经纬。如果我们不考虑西方事实上违背了北约不会东扩的承诺,且北约一直在武装乌克兰、将其打造成一个反俄的堡垒国家,就不可能理解当下的冲突。
此外,乌克兰战争并非始于俄罗斯在2022年2月24日发动的攻击,而是要回到2014年,就连北约秘书长斯托滕贝格都承认这一点。根据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的说法,美国投入50亿美元资助在基辅发生的政变,纽兰最臭名昭著的言论就是曾说过“去他的欧盟”。
2014年在基辅发生了民族主义者政变后,顿巴斯与克里米亚等俄语人口占主体的地区选择“脱离”乌克兰。黑海半岛(克里米亚)被并入了俄罗斯联邦。围绕那些地方重新融入俄罗斯的战争持续了整整八年,造成一万四千人丧生。
2014年基辅政变期间的街头示威者
今天我们知道,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霍兰德当时协助谈成的《明斯克协议》,其目的并非是给乌东地区带来和平,而是试图为乌克兰的再武装、通过军事手段夺回领土争取更多时间。因此,美国领导的北约要对这场战争负一多半的责任。
德国总理朔尔茨现在迈出了致命的一步,一方面寄希望于北约对俄罗斯发动的代理人战争能够取得军事胜利,同时以自我毁灭的方式无情地加剧对俄罗斯的经济战争。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宣称政策目标是“毁掉俄罗斯”。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相反,我们需要外交解决方案,并就立即暂停向乌克兰交付武器开展谈判。
德国正向乌克兰战区运送越来越多的重型武器,这只会助长冲突升级。配合乌克兰当局的俄罗斯新纳粹分子使用西方提供的武器攻入俄罗斯境内,尤其令人担忧。对于这项武装欧洲新纳粹分子、培养“棕色伊斯兰国”的糟糕政策,我认为朔尔茨总理也应当负一定的责任。
观察者网: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久,德国政府宣布追加投资1000亿欧元用于国防建设,并迅速调整了武器出口政策。这样的趋势会对德国未来的国防政策产生什么影响?对于德国重新恢复军事大国的地位,德国社会是否已经达成共识?
达格德伦:究竟是否要重新武装,成为全球军事预算排第三位、欧洲军事预算最高的国家,德国社会依然存在巨大的疑虑。许多人不理解这项政策的必要性。把在乌克兰发生的战争当做借口完全站不住脚。
更重要的是,很显然,将德国改造成一个执着于重整军备的国家意味着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德国政府对重新武装的专注与一大部分人口群体即将面临社会生活条件的恶化息息相关。当德国已经有25%的4年级学生无法正常读写时,政府还在继续提高军费开支。
观察者网:能否解释一下您所在的左翼党对北约的立场?北约如何影响欧洲的安全?
达格德伦:左翼党呼吁德国政府应立即退出北约军事体系,并推动该组织的解体。不幸的是,左翼党前主席与部分领导层如今开始质疑这一主张,他们希望削弱对北约的立场,寻求和解。个人来说,我希望在当前的主张上更进一步。北约是一个战争联盟,正如它在南斯拉夫、利比亚与阿富汗所展现的那样。德国应该退出这个战争联盟,这也是为了不再卷入北约在乌克兰代理人战争的任何升级,并导致进一步扩大战争的巨大风险。
观察者网:您是否同意欧洲对中国“伙伴/竞争者/对手”的三段式定义? 在德国,从中国“去风险化”的主张是否存在争议?
达格德伦:所谓“去风险化”本质上只是在描述以“脱钩”为最终目标的渐进措施。随着欧盟刚刚通过第11轮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方案,并首次将第三方外国公司列入二级制裁名单,包括三家设在中国香港的公司,显然,迫于美国压力,欧盟正寻求对中国发起一场经济战争。这就是隐藏在所谓“去风险化”概念背后的现实。
德国政府内部确实在讨论,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屈服于这一战略。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对德国工业与数百万计的德国职工意味着一场灾难。尽管如此,德国执政联盟中有些人非常坦率地要求对中国发起一场自我毁灭的经济战争,主张以更加咄咄逼人的方式面对中国,甚至要求结束未来德中政府间磋商的机制。中国总理李强刚刚访问德国,是五年来第一次重启这项交流机制。
德国对华外国直接投资连年增加。图片来源:《金融时报》
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有数十万个工作岗位都与两国间的合作息息相关。德国与中国需要更多的合作而不是对抗,不仅仅在经济层面,也包括在科学、文化领域。
观察者网:您如何看待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中国,提倡欧洲应该更加战略自主,并由此在欧洲引发的争议?如何评价法国与德国对发展同中国关系的重视程度?
达格德伦:我认为,法国总统马克龙的雄心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中国,他提到了有必要打造独立自主的欧洲外交政策。可一回到巴黎,他又一次表现地像一个美国附庸,毫不迟疑地同意了欧盟第11轮制裁方案,包括制裁中国香港的公司。我个人对马克龙的讲话不抱太多信心。他关于独立自主的欧洲外交政策提法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政治需要,目前法国内政问题制造了很大的压力。
正如中国外交部长秦刚最近指出,中美关系正处于历史低点。即使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访华之行也不能掩盖这个事实。我认为西方对中国的做法正如他们之前在《明斯克协议》问题上对待俄罗斯的做法:外交交流只是为了掩盖他们对华政策是建立在对抗之上的事实。鉴于如此危险的形势,一个独立自主的欧洲外交与安全政策,欧洲与中国维持良好关系前所未有地重要。
观察者网:德国经济在2023年第一季度正式陷入“技术性衰退”。您认为俄乌冲突的持续是否与之有关联?为了摆脱衰退,德国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
达格德伦:西方对俄罗斯发动经济战争给德国经济造成的打击尤为严重。德俄经济关系的破裂导致德国国内能源与食品价格飙升。德国劳动者正面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实际工资缩水。德国能源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也受到威胁。4月份,德国工业企业收到的订单再度下降,同比减少了9.9%。经济学家们正敲响警钟,预测德国经济在下半年会进一步衰退。因此,我们必须将对俄罗斯的制裁视作一种愚蠢的自我毁灭行为,它完全是由于美国的压力产生的,而且违背了德国民众的利益。
观察者网:在许多西方民主国家,极右翼政党与民粹势力正在崛起,您认为背后是什么原因所导致?左翼党在德国联邦议院扩大影响力、塑造政策辩论时面临哪些挑战?
达格德伦:目前德国国内的政治局势十分紧迫,右翼政党将他们包装成唯一敢于反对军援乌克兰和发动经济战争的声音,得到许多支持;而左翼政党呢,害怕主张结束这些疯狂之举便会被打成“普京的朋友”,总是试图回避发声,有时候甚至默许政府在这场战争中的政策。因此,德国与欧洲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完全是咎由自取。
迟早有一天,这种局势的影响会在德国政治中表现出来。我们迫切需要联系大众、反抗这个趋势。否则,德国右翼(顺便说一句,他们完全支持政府投资1000亿欧元再武装的计划)的影响力只会变得更加强大,最终达到一个转折点。
下一篇:最后一页
Copyright 2015-2022 华中日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